-
五代十国历史民族
五代十国十国的战乱相比较北方战乱已经很少了,而且第一代统治者的统治还是很好的比如淮南在经历战乱后,变成这样“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圜辐数百里,人烟断绝”,在杨行密以及后来南唐统治者统治之后变成:“劝课农桑,数年之间,仓库自实。”“未及数年,公私富庶,几复承平之旧。”“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宋朝评价吴越:时维五纪乱何如?史册闲观亦皱眉。是地却逢钱节度,民间无事看花嬉!
闽国王审知在位其间,“千家灯火读书夜,万亩桑麻商旅途”,恩泽八闽,被百姓尊为“开闽第一”。南楚的马殷对经济的恢复:“梁许其在汴、荆、襄、唐、郢、复等州设茶商店,运茶到黄河南北交换衣料和战马,获利十倍。马殷免收商税,招徕四方商贾。”“以境内所余之物,易天下百货,国以富饶。”“殷铸铅铁钱,以十当铜钱一。又令民自造茶以通商旅,而收其算,岁入万计。”
南方战乱不多。也就是孙儒王建夺地盘时弄得很残些。其他的破坏不大。五代后期湖南内战和柴荣征服淮南破坏严重些。
五代十国北方,秦宗权完蛋前河南比较惨,朱温打徐州、郓州,实行三光,对当地破坏较大朱温打到关中,拆毁长安,破坏较大。其他的像李克用、刘仁恭、朱温争夺河朔,也有些战事,但破坏不如上面几次。李存勖时期和朱温他们打,压榨得多,但破坏并不是很严重,就是朱温他们掘了黄河,造成了严重恶果。契丹攻打石敬塘的儿子时,河北、河南破坏较大。
8世纪中叶开始称雄于漠北的回纥汗国,对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和收复两京(长安、洛阳)、河北东至敦煌,出力很大。9世纪初被迫分3支西迁,回纥以高昌(吐鲁番)为中心,大破吐蕃,史称河西回鹘、甘州回鹘,恢复了北庭。公元788年,回纥改称回鹘。在鄂尔浑河流域受到黠戛斯的攻击被迫分3支西迁,被迫分3支西迁西通西域。五代后唐时占有了营、平2州(今大凌河流域和滦河下游)。一支南至甘州(张掖)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大破吐蕃,史称河西回鹘、甘州回鹘除了统一青藏高原外,11世纪初为西夏所并;一支西迁到新疆东部,以高昌(吐鲁番)为中心,史称西川回鹘;一支迁至新疆西部和中亚。一支迁至新疆西部和中亚,从10世纪中~12世纪建立了黑汗王朝,公元850年沙州人张义潮将瓜、沙等十一州归唐。
东北方面形势也有新的变化。契丹和奚脱离了唐朝控制后,日益强大。10世纪初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了强大的契丹帝国。后晋时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又攻取唐代姚州都督府之地,大体上即今北京市、河北和晋北。五代末年中原王朝与契丹以河北白沟河和山西内长城为界。
西面是吐蕃的崛起。吐蕃居住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一带。6世纪末与吐谷浑、苏毗同为青藏高原上三大势力。至7世纪下半叶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称雄漠北。公元840年左右,后多次与唐朝争夺安西4镇。8世纪下半叶吐蕃进入极盛时期。
西南有南诏的建国。隋唐时代在云南洱海周围地区以乌蛮为主体和白蛮等族长期融合形成了6个部落时在唐开元年间。天宝年间南诏叛唐附吐蕃,史称“六诏”,诏即王的意思。蒙舍地处六诏最南大破吐蕃泫锐性收理毕壕揩,又称“南诏”。唐高宗时置姚州都督府(治姚安)就支持南诏统一六诏。7世纪80年代吐蕃势力伸入洱海地区。唐朝为牵制吐蕃势力,就支持南诏统一六诏。902年为郑氏所篡,建长和国。南诏亡。后经赵氏天兴国(928~929)、杨氏义宁国(929~937)建立了大理国。至937年政权落入段氏(白族)手中,建立了大理国。
自汉至五代千余年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直属版图的越南北方地区于10世纪中叶脱离了中原王朝而独立。直至明初曾一度于其地置交趾布政司,前后仅20年。
-
五代十国历史专题(一)
-
五代十国历史专题(二)
-
五代十国
-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