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国朱温著名人物介绍

    五代十国朱温轶事典故

    中文名:朱晃,外文名:Zhu wen,别名:朱温 朱全忠

    梁太祖朱晃(852年—912年),宋州砀山人,母王氏佣食于萧县,五代十国梁朝开国皇帝。早年参与黄巢起义,后脱离黄巢大齐政权而归唐。后被唐廷赐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后又改名朱晃。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李柷,自行称帝 ,建都开封,国号为“大梁”,是为梁太祖 改元开平,自此唐朝结束了它289年的统治,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在位时颇重视农业发展,下令两税之外不得妄有科配。乾化二年(912)六月,朱晃被亲子朱友珪所害,终年 61 岁。庙号太祖,谥号神武元圣孝皇帝,毛泽东评价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以下是小编为您讲解五代十国朱温轶事典故,了解五代十国朱温轶事典故相关的人物故事、事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五代十国历史人物,以及五代十国历史的发展动态,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佛法使人了解生命的真谛。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会慢慢的消失成为过去。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历史仅仅是历史,具体真实性,就算是历史学家也未必能说的真明了,因为,本站的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的观点;

  • 五代十国朱温著名人物专题,五代十国朱温轶事典故,五代十国朱温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朱温轶事典故

    朱温幕后贤妻

    朱温的霸业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军师敬翔,另一个就是他的妻子张惠。虽然史书上对张惠的记载并不多,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张惠对朱温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张惠和朱温是同乡,都是砀山人,张惠家住在渠亭里。她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富裕之户,父亲还做过宋州的刺史。张惠生于富裕之家,既有教养,又懂得军事与政治谋略,可见从小父亲对她的传教也是很多的。

    张惠既有温柔的一面,又有英武的一面,体贴照顾朱温的同时常有让朱温钦佩的计谋。在这位刚柔相济、贤惠机智的妻子面前,朱温的狡诈反而显得粗浅,暴躁的朱温也收敛了许多。不但内事做主,外事包括作战也常让朱温心服口服。凡遇大事不能决断时就向妻子询问,而张惠所分析预料的又常常切中要害,让朱温茅塞顿开。因此,对张惠越加敬畏钦佩。有时候朱温已率兵出征,中途却被张惠派的使者赶上,说是奉张夫人之命,战局不利,请他速领兵回营,这位就立即下令收兵返回。朱温本性狡诈多疑,加上战争环境恶劣,诸侯之间你死我活的争夺,更使朱温妄加猜疑部下,而且动不动就处死将士。这必然影响到内部的团结和战斗力,张惠对此也很明了,就尽最大努力来约束朱温的行为,使朱温集团内部尽可能少地内耗,一致对外。朱温的长子朱友裕奉命攻打朱瑾,但没有追击俘获朱瑾,回来后朱温非常恼怒,怀疑他私通朱瑾,意欲谋反,吓得朱友裕逃入深山躲了起来。张惠为让父子和好,就私下派人将他接了回来,向父亲请罪。朱温盛怒之下命人绑出去斩首。这时,张惠光着双脚从内室匆匆跑出来,拉住朱友裕的胳膊对朱温哭诉道:“他回来向你请罪,这不是表明他没有谋反吗?为何还要杀他?” 朱温看着妻子和儿子,心软了下来,最终赦免了儿子。一波暂平,一波又起。朱瑾战败逃走之后,他的妻子却被朱温得到,张惠见朱温动了邪念,便让人把朱瑾的妻子请来,朱瑾妻赶忙向张惠跪拜行礼,张惠回礼后,对她推心置腹地说:“我们本来是同姓,理应和睦共处。他们兄弟之间为一点小事而兵戎相见,致使姐姐落到这等地步,如果有朝一日汴州失守,那我也会和你今天一样了。”说完,眼泪流了下来。朱温在一旁内心也受到触动,想想自己也愧对朱瑾。当初如果没有朱瑾的援兵相助,他也不会大败秦宗权,在河南站稳脚跟。

    这次开战也是自己用了敬翔的计谋,妄加指责朱瑾诱降自己的将士才出兵的。此时已占领朱瑾领地,目的已经达到,何必再强占他的妻子呢。况且妻子已经知道内情,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最后,朱温将朱瑾的妻子送到寺庙里做了尼姑,但张惠却始终没有忘记这个有些不幸的女人,常让人去送些衣物食品,或许也算为朱温弥补一点过失。

    张惠和朱温共同生活了二十余年,在朱温灭唐建后梁前夕却染病去世。朱温得到张惠病重的消息,急忙赶了回来。临终前,张惠还对朱温劝道:“既然你有这种建霸业的大志,我也没法阻止你了。但是上台容易下台难,你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如果真能登基实现大志,我最后还有一言,请你记下。” 朱温忙说:“有什么尽管说,我一定听从。” 张惠缓缓说道:“你英武超群,别的事我都放心,但有时冤杀部下、贪恋酒色让人时常担心。所以‘戒杀远色’这四个字,千万要记住!如果你答应,那我也就放心去了。”

    张惠死后,不仅朱温难过流泪,就连众多将士也是悲伤不已。由于朱温多疑,常滥杀属下,杀人时没有人敢出来求情,只有张惠得知后时常来解救,几句温柔在理的话就使朱温暴怒平息,因此许多被被救的将士都对张惠感激不尽,其他将士对张惠这种爱护将士之情也充满了敬仰。张惠为人和善,对朱温的两个妾也是如此,没有丝毫嫉妒,更不用说加害她们了。朱温因为张惠的贤惠,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娶三妻四妾。但是,张惠死后,朱温却放纵声色,忘了妻子临死时的忠言,后竟然和儿媳乱伦,终于是不听忠言,惨死刀下,遭了报应。张惠为朱温生有一子,即梁末帝朱友贞,朱温被唐朝封为魏王时,张惠也被封为魏国夫人。朱温称帝后,一直没有立皇后,大概是怀念这位贤惠而又有智谋的妻子吧。等到梁末帝即位时,才将母亲追加谥号为“元贞皇后”和“元贞皇太后”。

    朱温爱情方面

    朱温令人费解的情爱之谜。朱温这个在历史上以残酷暴虐出名的枭雄人物,偏偏既宠爱又惧怕妻子张氏,成为当时的一大奇事。

    朱温从小不喜耕田,专喜打猎,常常带着弓箭到深山里猎取一些山鸡野兔。有一次,朱温和二哥朱存在宋州郊外打猎,遇到了到龙元寺进香还愿的富家少女张氏。张氏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女儿,温柔美丽。朱温对张氏一见倾心,慨然对二哥说:“过去,汉光武帝曾经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如阴丽华。”当日阴丽华也不过如此,而我未尝不可以成为汉光武帝呢!总有一天,非把张女娶为妻子不可。”朱存讥笑弟弟癞虾蟆想吃天鹅肉,自不量力,对朱温的这番大话也没有太当回事。朱温遇张氏的故事见《北梦琐言》。

    僖宗乾符二年(875年),黄巢起义爆发,农民军路过宋州,朱温与二哥朱存都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这时朱温已经二十六岁了,不过是农民军中一个普通的战士。谁也不会想到他日后竟然会成为风头不亚于黄巢的风云人物。不久,朱温凭着身强体壮,敢于冲锋陷阵,以力战屡捷,得补为队长。但他的二哥朱存却在跟随黄巢攻广州时战死。

    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朱温念念不忘张氏,而不像其他农民军将领一样,任意将掳来的良家女子作为妻房。甚至朱温为了再见到自己梦中情人,还怂恿黄巢出兵攻打宋州。不料宋州刺史张蕤早已离任,后任刺史坚守城池,再加上唐官兵援军四至,农民军无功而返。

    朱温以自己的勇猛善战深得黄巢的信任,遂倚为亲信。黄巢攻下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派朱温领兵屯于东渭桥。后任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不久,朱温攻下了南阳,回师长安时,黄巢亲往灞上迎接。之后,黄巢再派他到各地去打仗,朱温“所至皆立功”。此时,朱温参加黄巢的起义还不足五年,已经成为黄巢手下数一数二的战将。

    由于朱温在战场上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中和二年(882年)正月 , 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史,让他带兵去从唐军手中夺回同州。唐朝的同州刺史米诚弃城逃奔河中,朱温顺利地占领了同州。这是农民起义军的势力第一次跨过渭水,在渭水北岸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

    就在朱温为同州防御史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心上人张氏意外相逢。此时张氏因父母双亡,孤女无法生存于乱世,早已经沦落为难民,流落到同州,为朱温部下所掠取,见她美貌出众,便进献给朱温。朱温认出了张氏,欣喜若狂。张氏却根本不认识朱温。当她得知朱温是自己同乡,且在数年前就对自己倾心不已,一直念念不忘,以致至今未娶,不禁十分感动。朱温趁机嘘寒问暖,提出要娶张氏为妻。张氏正处在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境地,又见到朱温确实是真情一片,自然不能拒绝。

    为了表示隆重,朱温还千辛万苦地寻访到张氏的族叔,按照古礼,三媒六聘,择吉成婚。可见他对这门亲事是何等的看重,张氏在他心中的地位也由此可见。过了几天,朱温大张旗鼓地娶张氏为妻,朱温身穿官服,张氏珠围翠绕,在红烛高烧的大厅上交拜如仪,一时传为奇谈。

    朱温宜为车毂

    朱温曾经和自己的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下,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大家都应。有几个游客起身回答说:“应该做车毂。”朱温勃然大怒,大声说:“书生们喜欢顺口玩弄别人,你们都是这一类的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他便对左右的人说:“还等什么!”左右数十人嚷嚷说“应该做车毂”的人,全部都被打死了。

  • 推荐阅读

    【备注:五代十国朱温轶事典故,对历史的爱好者而言,很多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文化等历史知识方面的积累,需要平时日积月累,多闻、多思;敬请顺便了解以下“推荐的历史常识”,利于增长智慧;】

  • 在小说中,曹节生平与正史大体一致,本为汉献帝贵人,曹操命人杖杀伏皇后之后,汉献帝封其为皇后。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汉献帝将此事告知曹节,此时曹洪、曹休带剑入内请汉献帝出殿,在《三国志通俗演义(罗本)》曹节对汉献帝破口大骂,说:“你说我兄长是篡国之贼,你先祖汉高祖刘邦只是丰沛一嗜酒匹夫,无籍小辈,尚且劫夺秦朝天下。我父亲扫清海内,我兄长屡有大功,有何不可为帝?你即位三十多年,如果没有我父亲、兄长,你早就粉身碎骨了!”说完要上车出外。而在《三国演义(毛本)》中则对曹休、曹洪破口大骂:“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

    详细点击:【汉朝:献穆皇后(汉献帝刘协第二任皇后)】

  • 刘邕是义阳郡人,后投靠刘备。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入川讨伐张鲁,刘邕亦随刘备入蜀。

    公元215年(建安十九年)夏,刘璋在刘备进攻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任命刘邕为江阳郡太守。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东曹掾蒋琬被推举为茂才时,坚持推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和廖化,可见刘邕的能力。刘邕为人崇尚城笃,逐渐升任典军,赐爵关内侯,并在蜀汉建兴中后期(公元231~237年)继吴班成为后将军(因公元231年上书请求罢黜李严时吴班还是后将军),后逝世。

    详细点击:【三国:刘邕(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 黄巢正月十五挂红灯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秘密入城打探,为一个老人所救。老人并告诉了黄巢攻城的方法。黄巢很感动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黄巢端午“插艾草”

    黄巢的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以牵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带着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详细点击:【唐朝: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 公元241年(赤乌四年)五月,孙登逝世,时年三十三岁。临终前,孙登上书给孙权,提出了几项令国家安定和富强的建议,又推荐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等多位优秀的臣子,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孙权在得悉孙登亡故后才看到这篇表章,因此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孙登为宣太子。最初葬于句容,设置园邑依法奉守,三年后改葬蒋陵。

    孙登故吏谢景当时为豫章太守,听闻太子亡故后不胜哀情,弃官奔丧。之后上表弹劾自己擅离职守。孙权安慰他道:“君与太子从事,异于他吏。”且派使者前往慰劳,允许他恢复本职,发遣还郡。

    孙登子孙璠、孙希皆早卒,次子孙英,后封为吴侯。公元254年(五凤元年),孙英不满权臣大将军孙峻擅权,密谋诛杀孙峻,后来事情泄露,遂自尽,封国被除。

    详细点击:【三国:孙登(三国时期孙权长子)】

  • 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在李世民的强烈建议下,李渊挥军杀入长安。长安平定后,杜如晦被李世民召入秦王府任为曹参军,而后被迁升为陕州总管府长史。而太子李建成见秦王府有非常多的人才,害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向高祖李渊建议将秦王府的官员都调到外地任职。命令下达之后,被迁到外地的人非常多,李世民对此非常担忧。当时在秦王府任职为记室的房玄龄对李世民说:“府中幕僚虽然被迁往外地的人比较多,但是没有什么好可惜的,只有杜如晦聪慧,能洞察事理,这个人有王佐之才,你现在作为藩王,没有人才可用,将来想要经营四方,只有此人才能帮你大忙。”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后才醒悟过来,对房玄龄说道:“你要是不说,差点让这样的人才流失啊。”于是李世民向李渊上奏,请求将杜如晦继续留在秦王府为官。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李渊建立唐朝政权,同年七月,陇西薛举进犯泾州,李世民率军前往讨伐,但被击败。而后薛举突然病死,李世民再次率军讨伐其子薛仁杲,并让杜如晦等随军参赞军事。薛仁杲兵败投降,后被斩首。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刘武周与宋金刚攻据太原,杜如晦随从李世民前往讨伐,将刘武周击退。

    公元620年(武德三年),李世民率军进攻洛阳王世充,而王世充又与窦建德联合,杜如晦随李世民先破窦建德,后破王世充。李世民在征讨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时,杜如晦随从李世民参赞军事,为李世民运筹帷幄,判断军势,李世民根据杜如晦的判断准确出击,将各地反王一一消灭。

    攻下洛阳之后,李世民将要处死王世充的部下杜淹,杜淹虽然是杜如晦的叔父,但是杜淹向来与杜如晦兄弟关系不和,而且杜淹还建议王世充杀了杜如晦的哥哥,并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囚禁。但在要处死杜淹的时候,杜楚客却出来求情,说同族中人相互残杀,太过残忍。于是杜如晦向李世民求情,饶过杜淹。

    详细点击:【唐朝:杜如晦(宰相)】

  • 1949年6月至1950年9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1949年11月至1952年8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1952年9月至1954年10月任中共粤北区委员会第二书记、粤北行政公署主任。1954年10月至1955年1月任中共粤北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兼粤北军分区政治委员。1955年1月至1958年4月任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1955年3月起)。1956年6月至1958年4 月任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直属机关委员会第一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1956年7月起),后任广东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戴上“右倾严重”的帽子,受到撤职处分,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被捕入狱4年。1971年被转到龙坪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党中央于1980年3月对其冤案进行平反。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79年12月至1983 年4月任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6月9日因病逝世。

    详细点击:【近代:云广英】

Copyright jiaolish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6080363号 历史网。免责说明:本站历史知识,来自网络收集,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仅供参考;

历史 历史网站 历史人物 别墅装设计 别墅设计 SEO优化 画册设计 巴西海运双清 卡压管件